首页 > 最新动态 > 【五篇大文章】基于大模型的证券行业全域数据库健康监测平台创新实践——中泰证券
最新动态
【五篇大文章】基于大模型的证券行业全域数据库健康监测平台创新实践——中泰证券
2025-07-042

聚 焦 五 篇 大 文 章
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,全面落实证监会《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实施意见》要求,积极响应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战略号召,中泰证券紧扣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,直面高频交易、实时清算等核心业务对数据库稳定性、性能与安全的挑战。公司依托运维经验,前瞻布局金融科技,以“大模型+全链路监控”融合创新为引擎,自主研发适用于证券行业的全域数据库健康监测平台。该平台聚焦证券数据库“高频、高敏、高复杂”特性,着力构建智能化、全覆盖、主动式的数据库运维新范式,筑牢核心业务安全稳定运行的“数字底座”。

一、产品核心概述

中泰证券全域数据库健康监测平台(以下简称“平台”),创新实现“智能预警-故障定位-性能调优-容量预测”的数据库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。平台采用微服务、模块化灵活部署,践行“预防-监测-处置”一体化理念,通过可视化运维、自动化处理、多维度性能分析及大模型智能优化等核心功能,实现全域数据库监测到优化的全流程智能化、可视化、自动化管理。平台建立的智能运维体系通过标准化纳管机制,有效提升业务连续性、风控管理水平及IT运维自动化效能,为证券行业数据库运维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,是践行科技金融、数字金融理念,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探索。

二、创新技术突破

平台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行业需求,在技术与应用层面实现创新。

在技术创新层面,平台深度融合AI与非侵入监测技术,基于微服务架构实现全域数据库智能运维,构建实时流式采集与多源融合的“采集-清洗-分析-决策”闭环,依托大模型深度解析异常并生成根因方案,驱动运维主动化转型;创新应用旁路镜像技术零侵入追踪全链路性能,保障交易系统零风险;模块化四层架构支持无限扩展,全面适配非信创及高斯、达梦等7类主流数据库;率先实现信创环境实时监测,主动预警堵塞/低效SQL/资源瓶颈,协助厂商修复数据库缺陷数十例,推动信创生态升级。

在应用创新层面,从"经验驱动"到"AI推演",解决了传统依赖高水平DBA、故障无法回溯的被动局面,构建“事前预测性能拐点→事中AI助力运维处置决策→事后全轨迹故障溯源”的主动运维体系,实现数据库问题分钟级定位与预防性干预;着力孵化AI运维顾问角色,形成智能DBA数字员工,7×24小时执行数据库健康巡检、异常根因定位及性能优化策略生成等任务,实现证券运维场景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。

三、显著市场价值

平台构建了标准化数据库纳管体系,实现公司生产数据库100%全量覆盖,成效显著。

(一)经济效益突出

通过自动化巡检与报告生成机制,实现降本增效,人工耗时从年均120人天锐减至15人天,关键运维效率提升超95%,大幅降低数据库运维成本,同时运维覆盖度与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。依托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,系统能够提前捕捉并预警各类安全隐患,强化微弱信号识别能力,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,避免潜在重大经济损失。此外,方案全面适配国产主流数据库,弥补其稳定性与性能短板,为信创过渡期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业务连续性提供关键保障,助力信创工作顺利推进。

(二)社会效益显著

平台自主研发的技术方案,适用于证券及金融行业场景,能够为行业数据库运维提供经验。该成果先后获得山东省2022年度企业技术创新项目、2024年度“金信通”金融科技最佳融合奖,并已取得软件著作权,目前持续迭代技术体系并推进专利申请。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,平台构建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体系,根据运维人员岗位职责配置数据库访问及功能菜单权限;严格遵循最小化权限原则管理采集用户,双重防护机制有效规避数据泄露风险,全方位守护客户利益与隐私安全。

四、风险管控与合规

平台在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同时,构建了完善的风险管控与合规体系。

风险评估方面,性能监测采用旁路镜像技术,实现零侵入。自动巡检仅具非交易时段最低只读权限,无操作性风险,主要风险为平台自身性能或故障。

管控机制方面,关键组件冗余设计,数据库高可用架构,故障时快速切换恢复。平台及纳管数据库均配备实时监控预警系统。

合规保障方面,专注数据库性能监测、分析与巡检,不涉及业务操作,无业务合规问题。严格遵循《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》等法规,信息安全达标,确保数据系统安全合规。

五、经验总结与推广

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与平台应用的持续深化,公司在推动平台建设升级过程中,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。

(一)研发背景与需求洞察

在证券行业数字化加速背景下,高频交易、实时清算等核心业务对数据库的吞吐量、响应速度及稳定性提出严苛要求。核心数据库日均承载百万级并发操作,处理TB级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,故障响应时效直接关联市场风险与投资者权益。传统运维模式依赖人工经验与规则阈值告警,存在监控滞后、根因定位效率低、优化方案静态化、滞后等痛点,难以满足业务实时性与系统韧性需求。此外,传统侵入式性能监测工具无法满足性能敏感需求,信创工作推进中数据库种类多、稳定性不足,系统运维任务重、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凸显。

(二)形成可推广经验

1.突破传统运维范式,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(日志、指标、SQL语句、运维文档)实现动态健康评估,结合强化学习与知识图谱构建“监测-诊断-决策-验证”闭环,推动数据库运维从“被动响应”向“主动防御+预测干预”转型。

2.针对证券行业特有的交易量场景,通过AI驱动的SQL性能优化与故障自愈机制,将平均故障修复时间(MTTR)缩短80%以上;智能审核功能降低人为操作风险,保障交易系统安全稳定运行。

3.构建数据库健康知识库,并借助大模型能力,将资深DBA经验沉淀为可复用的智能运维资产,孵化“AI运维顾问”新角色,既解决证券机构技术人才短缺难题,又为行业输出标准化智能运维解决方案,助力行业数据库运维转型升级。

4.全面适配主流信创数据库,精准掌握信创数据库特性、及时消除潜在风险隐患,为金融及相关行业信创推进提供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路径。

全域数据库健康监测平台深度践行数字化理念,为行业打造可借鉴的标杆案例,有力推动行业运维保障数字化水平的提升。金融科技领域中,人工智能、大型语言模型等技术的应用研究本就是持续创新、永不止步的探索过程。随着证券公司在运维保障能力上的持续改进、数据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,以及交易系统技术兼容性的不断增强,将驱动运维保障体系实现更多创新突破。
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